close

我們需要Stay Foolish

在金融市場,影響股票價格的因素可以說是無限的。在無限的因素面前,一個因素和一千個因素。差別有那麼大嗎?多就一定好嗎?錢多了,人多了,慾望過度膨脹了,心就亂了。不斷做加碼,期最後結局必然是茫茫然。所以我們才需要,Stay Foolish

在<優勢投資法則>這本書中曾提出過一個比例:在證卷市場,能夠成為長期穩定贏家的人,比例只有10%,也就是稱之優勢投資者的比例。

那麼多字以為高智商的人湧到了金融市場。但最終90%的人都失敗。

就像一場風暴捲起塵埃無數,但最終塵歸塵,土歸土。

一切都逃不開地心引力。

你誤解了Stay Foolish的真實意思

 

2005年的夏天,賈伯斯应邀在斯坦福大学的毕业典礼上做了一場演講。

 

作為一个尚未大学畢業的人,他一如既往風趣地表示:这是我一生中離大学畢業最近的一次。

 

也正是在那次 演講中,他留下了那句後来被廣為傳誦的名言:stay hungry,stay foolish。

這句话後来流傳最廣的中文翻譯是八個字:求知若飢,虚心若愚。

 

可惜,這是一個不够好的翻譯。

stay foolish 並不是虚心的意思。虚心,指的是多看别人的長處,把自己擺在學習者,後進者的位置上。这样有利于能學到更多的東西。

 

這種解釋明顯與賈伯斯一生的行为風格格格不入。

賈伯斯的很多行為,根本不是虚心,而是表現出某種接近極端的狂妄和偏執。

stay foolish 的意思,並非虚心。而是指在知識上,在信息上,在概念上,主動给自己做减法。

不是多向别人學習,而是自己給自己掃塵埃。

 

這個味道,便是禅的味道。也接近于老子在《道德經》中说說的,絕聖棄智。

 

這一点也在賈伯斯蘋果的產品中得到了驗證。

 

一般我们說的聰明人,做事情有一個特点,就是把事情越做越複雜,不斷地加入新功能,恨不得解决所有問题。

 

而apple的系列產品的伟大成功,却是得益于極简主義哲學和美學的指導。

 

这才是 stay foolish的真意:主动地放棄聪明,主動地给自己做减法。

 

天道忌巧

 

從2008年開始,我在量化投資領域的研究,迄今已经差不多有十幾年的时間。

 

這十幾年中,我發現、測試、優化過程的策略模型,可以說有成百上千個。

 

在這個過程中,對於stay foolish這句话,有著很多體會。

 

一個最深刻的體會,我稱之為“天道忌巧”。

 

我們通常認為,適應變化的速度越快,就越聰明。

 

我们通常認為,過去表现越好的策略,就越聰明。

 

在研發的早期,當我把這種觀念代入到量化策略的研究中,卻發現等待我的是一個又一個的坑。

 

用很多人都熟悉的双均線策略舉個簡單例子。

 

双均線策略,就是用兩根移動平均線作为買入和賣出信号。短期均線上穿長期均線,就買入;短期均線下穿過長期均線,就賣出。

 

這個策略有兩個參數,就是兩根均線分别計算多長周期的平均數。

 

一個最“聰明”的做法,便是拿出過去十年的數據,讓電腦程式去把歷史上最優的參數組合找出来。

 

殊不知,這樣的參數组合在歷史上會有很好的業績曲線,然而往往一到未來就掉鍊子。

 

過去表現好的,在未来並不一定表現好。

 

在量化投資領域,我們要做的並不是追求的極致的聰明,而是要適當的“stay foolish”。

 

堅持你質樸的選擇

 

就是老子說的大智若愚的意思。

 

大智若愚,並不是真的蠢。而是知道了各種聰明的做法,依然保持質樸的選擇。

 

這是在知見的基礎上,進一步達到了洞見和定見。

 

單獨看這句话,也許還無法做出充分的理解。如果把這句話放到老子的整個思想脈絡中去思索,就會更加清晰。

 

老子還說過另外一句话:為學日增,為道日損。

 

翻譯成白話文就是說,隨著你的知識越来越多,你的道的境界卻是越来越低。

 

何故?

 

首先,更多的知識會讓你變得迷惑。

 

其次,知識裡面夾雜了大量的是非、美醜、高下等相對觀念。於是,你學到的知識越多,你的同理心和平常心就越少。你所否定和壓抑的東西就越多,你的心,就越難沉靜。

 

大智若愚的意思,是你有能力看清一個針眼,但你却能够主動後退一百步,去看整頭大象。

 

這需要主動放棄你的聰明。

 

多不一定就好,少即是多

 

在老子那個年代,想必還没有專門投資這個職業。

 

然而他所說的東西,却無比適合投資這個领域,勝過其他一切领域。

 

原因在于:在投資領域,有一個東西非常之低,遠低于其他領域,這個東吸叫做——信噪比。

 

為了說明這個問題,我再次引用塔勒布曾經舉過的一個例子。

 

某一個數據,比如說股票的k線圖,當你一年看一次的时候,你得到的信息和噪音的比例,也許是1:1。

 

如果你每周看一次,你得到的信息總量加大了,但是其中有用信息和噪音的比例,也許下降到了1:10。

 

如果你每小时看一次,你得到的信息總量進一步加大了,但是其中有用信息与噪音的比例,也許變成了1:100。

 

换句話来说,噪音的增長速度,遠大于信息的增長速度。

 

于是,你知道的越多,就越迷惑。

 

朋友曾經提出過一個問題:自然數和偶數哪個更多?

 

絕大部分人的不假思索的答案是:自然數的數量比偶數要多。因为自然數裡面除了包含偶数,還有奇數。

 

然而換一個角度来思考,我們是不是可以說,每一個自然數乘以2,都會得到一個偶数。所以偶數的個數,並不會比自然數要少。

 

當妳發現没有,如果你面對的是一個無限的集合,很多有限集合中的定律便失效了。

 

在金融市場,影响股票價格的因素可以說是無限的。

 

在無限的因素面前,一個因素和一千個因素。差别有那麼大嗎?

 

多就一定好嗎?

 

 

 

所以我们才需要,stay foolish 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t69022600 的頭像
    t69022600

    林小猴的部落格

    t690226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